扬子晚报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老城南的红色文化街区火瓦巷重生记
TUhjnbcbe - 2024/4/25 17:02:00
儿童白癜风的症状 http://www.csjkc.com/tslf/m/996.html

一到傍晚,火瓦巷与马府西街路口的小广场逐渐热闹了起来。周边小区市民在这里休闲锻炼,广场里走两圈、朗读亭看一看、服务驿站里坐一坐……而在一年之前,这里还只是一片老旧的街头绿地。通过南京市建委推进的火瓦巷环境综合整治与特色街区改造项目,这里被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红星广场,深受周边居民喜爱,本报记者进行探访。

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姜婧仪通讯员宁建轩

朗读亭

火瓦巷打造成红色文化街区

火瓦巷北起户部街,南至马府西街,道路全长约米。明代曾是烧瓦的地方,故由此得名。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,这里更是活跃的红色基地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在火瓦巷区域遍布中共地下情报组织,是南京地下组织的“黄金地段”、“硬核之地”。

小火瓦巷79号即为中共中央社会部上海情报站南京情报组遗址,火瓦巷小学为中共白下小教支部成立遗址。雨花英烈李耘生在这里开展地下工作,成立共青团南京特别支部,担任新的中共南京特委书记。另外,火瓦巷内有诸多地方为中共地下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。小小一条街巷,记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足迹,承载了众多的红色记忆。

“为了做到在保护红色历史文化的同时满足居民生活需求,我们对附近居民进行了走访与问卷调查。”南京历保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。根据居民、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改造建议,结合市建委打造特色街巷的要求,历保集团最终确定将火瓦巷打造成围绕“星火巷传”主题的红色文化街区。

改造前的火瓦巷面临道路病害严重、杆线繁多凌乱,公用设施老化等多种严重问题。改造之后的火瓦巷道路平整,崭新的柏油路面行人通行便利;地下管网得到进一步整治,实现雨污分流,杆线下地。街边的几处老旧围墙经过改造,成为了文化景观墙。使用瓦元素制作的新围墙加上火瓦巷特色Logo与文化宣传栏,既提升整体美观性,又凸显了火瓦巷历史与党建文化。

改造前

改造后

火瓦巷小学坐落于巷内的十字路口处,改造前,学校放学时在人行道上放置的临时坐凳,不仅杂乱无章还阻碍交通。通过与学校沟通,将校园退让的十多平米空间改造成家长等待区,不仅方便又美观,还成为了火瓦巷小学的文化宣传窗口。

“梧桐语”城市客厅成绿色休闲客厅

“梧桐语”小型城市客厅布设在火瓦巷与马府西街的交叉路口东北角,是此次红色街区的重点打造区域。原本平平无奇的绿地经过精心设计与施工,成为了集红色文化宣传与居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红星广场。

改造保留了原有的高大乔木,为契合红色党建主题,还补种了许多红色的杜鹃花与映山红。林间一抹似红色飘带般蜿蜒的人行栈桥,象征着红色精神似革命之火生生不息,丰富广场空间层次的同时也增加了广场的趣味性。

广场中还新建了朗读亭作为团员青年活动基地。新建的党群服务驿站,设有阅读休憩、急救、血压测量、无线网络等便民设施。这里未来还将长期承载各种社区文化活动,成为周边百姓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。

改造一新的火瓦巷,不仅功能完善、风格鲜明,还以独特的红色基因成为南京唯一的红色主题街巷。“梧桐语”小型城市客厅既是烟火小巷中的红色文化宣传基地,也是百姓身边的绿色休闲客厅,将是展示南京城市形象、传承历史文化、传播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场所。

校对王菲

1
查看完整版本: 老城南的红色文化街区火瓦巷重生记